东北平原是中国第一大平原。
地理位置
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,又称“关东平原”“松辽平原”。其经纬度范围是北纬40°25'~48°40',东经118°40'~128°,北起黑龙江省嫩江中游,南至渤海辽东湾,西、北、东三面为大兴安岭、小兴安岭、长白山所环抱,面积35万平方千米,是中国第一大平原。
地形地貌
地形特征:东北平原四周为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,海拔200米左右。北部台地形状保存较明显,南部强烈侵蚀呈浅丘外貌。平原西南部风沙地貌发育,形成大面积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。
主要组成部分:
松嫩平原: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,大体呈菱形,平均海拔150~200米,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。
三江平原:位于中国东北角,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,由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松花江汇流冲击而成,总面积5.13万平方千米。
辽河平原:位于辽东丘陵与辽西丘陵之间,铁岭一彰武之南,直至辽东湾,为长期沉降区,地势低平,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。
气候特征
气候类型: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,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
气温:冬季寒冷漫长,1月平均气温在-24℃至-9℃之间;夏季温暖短暂,7月均温21℃至26℃。
降水:年降水量350至700毫米,降水集中在5月至10月,雨量高峰在7、8、9三个月。
经济发展
农业:东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与商品粮基地,拥有世界宝贵的农业资源——黑土地,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。这里粮食产量占中国总产的三分之一。
工业: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,尤其在钢铁、机械、能源、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。
旅游业:东北平原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,如长白山、镜泊湖等,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。
旅游资源
自然景观:东北平原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,如长白山、镜泊湖、五大连池等。
文化景观: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区域,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族文化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