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(Manaslu)

马纳斯鲁峰(Manaslu)是世界第八高峰,海拔高度8163米(另有海拔8156米的测量数据)。

地理位置

马纳斯鲁峰(Manaslu)位于尼泊尔境内戈尔卡区廓尔喀县,喜马拉雅山脉曼奇尼山系,地理坐标为北纬28°33′、东经84°33′。它西临安娜普尔纳峰,东接象神山,周围环绕着多座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峰。

名称含义:其名字源自梵语“Manasa”,意为“灵魂之山”,象征着智慧与精神力量。

地理特征

山体特征:马纳斯鲁峰山体为巨大花岗岩锥形体,峻峭突出,峰顶有一宽敞而稍倾斜的岩石平台。周围有多个7000米以上的山峰,包括东峰7792米、东尖峰7895米、北峰7154米。

气候与环境:马纳斯鲁峰属于高山高寒气候,地势极高,气候干燥,空气稀薄,冬季气温可低至零下40摄氏度,夏季常伴有强风和暴雪。该地区有丰富的冰川发育,马纳斯鲁冰川从山顶延伸至山谷,形成壮观的冰瀑布和冰裂缝。

登山历史

早期探索:1950年,著名探险家蒂尔曼(Tilman)侦察了马纳斯鲁峰,并提出东北侧存在合理的冲顶路线。1953年,一支日本登山队尝试攀登东北壁路线,达到7750米的高度。

首次登顶:1956年5月9日,日本队员今西寿雄和尼泊尔向导加拉尔森·诺布(Galalzen Norbu)从北坡首次登顶。

后续攀登:1971年,日本登山队开辟西北山脊路线完成第二次登顶。1972年,奥地利队开辟西南壁路线,梅斯纳尔在4月25日登顶,但同天两名队员在顶峰平台的暴风雪中失踪。

中国登山者:1996年,中国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成功登顶马纳斯鲁峰。

其他记录:截至2024年,累计登顶超过2700人次,2024年当年登顶就超过400人次。

文化意义

马纳斯鲁峰在尼泊尔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,被视为神圣的山峰,象征着智慧与精神力量。当地居民相信它是神灵的居所,对其怀有深深的敬畏之情。在佛教和印度教的传说中,马纳斯鲁峰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,许多朝圣者会前往山脚下的寺庙和圣地祈求庇佑。

旅游与徒步

徒步路线:马纳斯鲁大环线(Manaslu Circuit Trek)是世界顶级的徒步路线之一,环绕马纳斯鲁峰,全程约18天,沿途风景秀丽,文化氛围浓厚。

生态环境:马纳斯鲁峰所在的保护区面积为1666平方千米,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,包括超过2000种植物、39种哺乳动物、201种鸟类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