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马逊平原(Amazon Plain)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。
地理位置
亚马逊平原(Amazon Plain)位于南美洲北部,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,西接安第斯山,东滨大西洋。它主要覆盖巴西、秘鲁、哥伦比亚、玻利维亚等国家,总面积约为560万平方公里。这片广袤的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。
历史背景
亚马逊平原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其地质构造基础是南美洲陆台的“亚马孙坳陷”,在第四纪地壳运动时上升露出海面,形成陆地。此后,经过亚马孙河携带的泥沙不断冲积,在地表上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,从而形成了如今的亚马孙平原。
亚马逊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,经第四纪上升、成陆后,由亚马孙河干、支流冲积而成的。平原西宽东窄,最宽处1280千米;地势低平坦荡,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,平原中部的马瑙斯,海拔仅44米,东部更低,逐渐接近海平面,有“亚马逊低地”之称。
生态功能
亚马逊平原地处赤道附近,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。充沛的雨水、湿热的气候和长时间的强烈日照,给亚马逊河流域地区的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,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,森林面积为3亿公顷,占世界现存热带雨林的1/3,其面积比欧洲还要大,其中87%在巴西境内。
自然资源
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密布,植物种类繁多并富特有种;动物种类亦很丰富,尤多树栖动物。矿藏主要有石油。
人口与开发
人烟稀少,总人口约1500万,包括10万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。20世纪60年代以来,已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和发展农牧业,开发自然资源,已建成贯通全境的亚马逊公路。